• 开云电子




  • News Center

    新闻中心

    创业板修成正果背后:本土创投崛起外资VC谨慎乐观
    发布日期:2011-07-28

    十年酝酿,创业板终于修成正果。 
      国庆节后 ,特瑞德、神州泰岳等10家首批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就有望正式挂牌上市。而第二批鼎汉技术 、爱尔眼科等9家企业,网上申购的日子也已经定在了10月13日 。 

      即将登上资本市场舞台的创业者们 ,笑容满面地迎接着四面八方的鲜花和掌声 ,而就在他们身后,这一刻难掩兴奋的还有创投“资本家”们 。 

      据统计 ,就在这19家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背后 ,就有15家公司披露有创业资本支持,而其中仅乐普医疗、爱尔眼科 ,以及中元华电身后有外资创投身影出现,其余全部是本土创投的天下 。 

      创业板首批10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40倍 ,本土创投无疑迎来了收获季节。 

      仅以重庆风投为例,2007年3月投入2000万元增资莱美药业,上市后持有1717.2225万股 ,据估计一年后退出,四年间收益将增值20倍。 

      创业投资领域 ,长期以来是外资唱主角 ,它们抛出了中海油、新浪 、搜狐、网易以及盛大、阿里巴巴等一个个在境外红筹上市的创富神话。 

      金融危机之后 ,本土创投发展迅猛 ,而外资创投因为政策局限,且较多受金融危机影响 ,投资的步伐有所放缓 。创业板开闸之时,本土创投迎来弯道超越的机会。 

      本土创投创业板井喷 

      深圳创投同业公会副会长王守仁对本刊记者说:“深圳的创投非常活跃,总共加起来有400家左右创投公司,管理的资金有1000亿 ,项目2000多个。” 

      一直以来 ,本土民营的基金规模偏小 ;国有背景的创投 ,管理层又往往没有自主权  ;在项目的退出渠道上,比较优秀以及规模大的企业,A股市场上市审批严格;海外退出,优势又不及外资风投明显,他们一直期待着创业板的问世 。 

      外资创投与本土创投力量悬殊,是不争的事实。外资创投大多在海外有数十年发展历史 ,而本土创投只是一个诞生于上世纪末的婴儿,在股市全流通还没有实现之前,本土创投只能眼看着外资创投从中国企业身上赚钱 。 

      “本土创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标志性事件 。第一,就是开云电子创投投资的深圳同洲电子,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,这意味着本土创投辛辛苦苦的耕耘,换来了回报。”开云电子创投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傅仲宏说。 

      开云电子创投在同洲电子的投资 ,5年收益增值30倍 ,成为本土创投里程碑式的项目。随后深圳创投、上海联创等本土创投的投资项目也不断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,其丰厚回报与海外创投的境外红筹上市比较 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 

      “第二,就是金融危机。2006年、2007年,股市火热,新的创投公司如雨后春笋,但去年金融危机爆发 ,这些项目退出看不到头,有的资金也撑不住了,很多本身是二级市场的资金,做短线的 ,没操作经验,即使上市 ,也就是赚个一倍两倍 ,觉得跟预期有大差距,这些钱还不如去炒股票,这些创投,就逐渐被市场淘汰了 。” 

      金融危机并不是对开云电子创投毫发未损,2008年 ,开云电子投资的项目有8家送审准备上市的 ,结果只批了一家,“在深圳中小板上市,收益增值14倍 。” 

      据悉,开云电子2008年的投资项目达到18个 ,实际投资金额达4.2亿元。而今年上半年已投出8个项目,下半年预计还有6~10个项目 。 

      “本土创投在金融危机时 ,步子没有放慢,国际创投放慢了,本土创投出现弯道超越的机会。”傅仲宏评价说 。 

    外资人民币基金困境重重 

      对外资创投而言,这两年可能是最艰难的年份 。 

      首先是2006年9月8日商务部、外管局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“十号文”,外资创投惯用的“两头在外”的投资模式被堵截。 

      “两头在外”即由企业的投资者(或实际控制人)在境外注册一个特殊目的公司(SPV) ,通过海外重组,将国内企业的权益全部或实质性部分注入该公司,并以该公司为主体在海外上市。中海油 、新浪、搜狐 、网易以及盛大等著名企业无一例外都采用红筹上市的模式 。 

      国家管理层期望能够以此挡住当时热钱快速流入流出的局面 ,亦希望国内优秀企业能够回归A股上市 ,让中国股民分享企业高速增长的利润。 

      为应对新形势,外资VC/PE,纷纷准备转型 。2007年 ,外资风投设立人民币基金大热 。 

      2007年,德同资本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外资VC,和国内首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(FOF)——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,成立中外合作非法人制人民币基金公司,成功募集2.5亿元的长三角基金 ,2008年9月份报到商务部外资司审批 ,12月份拿到批文 。 

      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对《瞭望东方周刊》表示 ,目前这只基金已经投资了70%。但是因为政策法律等原因 ,外资的身份问题仍然令人头痛 。 

      “成立中外合作公司,相当于外商投资的再投资 ,即使是没有控股的地位,在法律上仍然被当作外资来看待。这样,中外合作形式的人民币基金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。” 

      当初长三角基金设立的时候,是有积极意义的。“最初按照法律规定 ,商务部批准之后,外资部分的资金就可以结汇,我们投资项目的时候 ,不需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批。” 

      不过,在长三角基金成立之后 ,国家外管局出台“142号”文件,规定即使在岸投资了,商务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境内股权投资 ,其资本金的境内划转应当经外汇局核准后才可办理 。需要每个项目去申报审批结汇。 

      “这就把我们这种再投资性质的模式又打回原形,这跟我们原来海外基金通过离岸的模式来投 ,没有区别了,只增加了行政成本 。” 

      时间过去了两年多 ,很多外资的人民币基金,仍然在外资问题上纠结。 

      除此以外 ,在2008年以来 ,海外创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,投资步子明显放慢了 。 

      邵俊直言 ,这两年,外资风投新业务开展比较困难,一方面是消化存量 ,跟踪10号文之前审批的一些海外上市的项目。 

      政府引导基金,助推本土创投 

      本土创投如此生猛 ,很重要的助推器是去年以来政府引导基金的大量涌现。 

      在创投行业,中国LP(有限合伙人)的不成熟,已经成为中国本土创投发展的主要阻力。机构投资者除了全国社保,没有可以投资的实体 ,剩下只有企业个人 。创业投资每一个项目从投资到推出获益平均需要7年时间,“个人如企业家让做这么长线的投资,是有顾虑的,而国企高管任期有限,也不大会做这么长线的投资。” 

      在国内民间LP很不发达的时候 ,政府出面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。 

      2008年,发改委、财政部、商务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》,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,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 ,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。 

      在金融危机爆发 ,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大背景下 ,政府引导基金,更成为刺激经济的工具。政府引导基金,就是创投基金的母基金 ,通过政府财政资金 ,寻找民间资金,共同成立市场化的投资基金 ,放大政府投资效果。 

      以上海浦东2006年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为例,由浦东新区政府出资20亿,委托浦东科技进行管理运作,目前 ,已经和11家VC签订了出资协议,出资6.5亿,引导新建11个创投基金 ,集聚社会投资(含外资 、社会民间投资等)总量达到109.35亿元 ,放大效应17.5倍。 

      浦东科投总经理李勇军透露,下一步计划吸引和带动超过300亿规模的资金集聚浦东。 

      政府引导基金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,因此 ,各地政府积极性很高 ,一些地方甚至由政府官员挂帅。 

      此轮创业板受审上市企业身后最大赢家深创投,各地方分公司发展模式就是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合作,2006年从苏州开始 ,之后是淄博 ,至今在30个省市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。 

      通过和政府引导基金合作建立全国网络,为深创投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创投的竞争优势。“第一就是融资 ,政府资金 、社会资本再加上我们的资金,有放大两倍的效应 ,我们出30% ,政府和当地出70%;投资项目源上有了非常大的发展,地方分支机构发现和引导的投资项目已经在今年上半年占深创投的60%以上。”深创投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纲说。
    外资VC谨慎乐观 

      以A股IPO重启后23只新股先后公布的发行价看,其平均市盈率高达38倍,远远高于美国、中国香港等成熟市场水平。创业板首批上市10家企业 ,平均市盈率达到40倍 ,最高的达到68.8倍。所以,如果不考虑其他行政管理成本上的增加,外资风投选择境内上市的,投资收益要更高。 

      他们无法不重视境内退出渠道。 

      德同长三角人民币基金,目前已经投资了70%,其中就包括了深圳的鼎识科技 。“这次没有赶上创业板第一批,但是未来 ,是考虑要走创业板上市退出这条路的。” 

      对外资创投而言,好消息也是接连不断的。今年6月2日《上海市浦东新区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试行办法》下发 ,已成为国内首个允许外资股权投资公司以“股权投资管理企业”身份进行合法登记注册的地区。 

      浦东新区政府一位人士向《瞭望东方周刊》解释说,“之前的外资VC、PE一直是按照投资公司、咨询公司的形式来注册,进行股权投资业务这种形式的外资不能设立人民币基金。” 

      上海的先行先试,为外资人民币基金的设立打开一条渠道。 

      “下一步争取外资直接进来结汇,然后设立人民币基金 。当然这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。” 

      据上述人士透露,目前 ,已经有普凯 、德丰杰、第一东方 、黑石等6家外资PE准备落户浦东,成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公司。“仿照目前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的做法 ,既然外资都能进中国二级市场炒股票,为什么不能进行股权投资,设一个合格境外股权投资者QFLP呢 ?” 

      但是这些想法真正付诸实施,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。

     
    开云电子成立于2000年4月19日,总部位于深圳 ,是我国第一批按市场化运作设立的本土创投机构。自成立以来,开云电子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,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,聚焦于信息技术 、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、医疗健康 、大消费和企业服务、文化传媒 、军工等领域 … [ +更多 ]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开云电子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    Copyright © Fortune Venture Capital Co.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电话:0755-83515108

    邮箱 :fortune@ysjincai.com

    粤ICP备14030831号




  • XML地图